虽然现在全球科技都在飞速发展,很多智能产品都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但从古到今,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外太空的探索,以及对生命起源的揭秘。比如发射宇宙飞船去月球和火星,挖掘掩埋在地下的各种化石等,这都是文明的进步和科学的探索。 不过,针对于用宇宙飞船去外太空,这中间的成本是巨大的,而且能去的地方也有距离限制,只能在太阳系中探索。而对于更远更广的太空星域,就只能“远看”了,因此人们在天文科学仪器上的研究也是有很大的投入,比如说射电望远镜,可以看到太阳系乃至银河系外的世界,而且它不仅可以穿过云层,还能全天候工作,让人类对于宇宙空间的观测更加广阔,其对天体射电波的接收包括研究,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中国在射电望远镜领域就深有造诣,早在2012年中国就在上海修建了亚洲最大射电望远镜,其综合性能能在全球排在第四位!不仅如此,在2016年的时候,中国又在贵州修建了口径为500米的射电望远镜,其也是全球最大口径和最灵活的射电望远镜,也一度被称为中国的“天眼”,由此可见,中国在天文仪器这一块,还是很有话语权的。 其实在“中国天眼”修建成功前,还有一口当时全球最大的“天眼”正在修建,那就是美国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其始建于1947年,累计耗费资金约2.6亿,要比“中国天眼”早近70年时间,口径也是达到了305米,关键是这颗“天眼”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射电脉冲双星系统,为后面的天空研究者印证了推论。 而且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在建成后的这几十年里为人类天体监测做出了很多贡献,其拍下了大量有价值的照片和、星体和星云,还向天文学家们认为可能存在生命的球状星团M13,传输了一段由1679个二进制数字组合的信号,虽然没有被“响应”但这个举动也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因此这串信号也被称为“阿雷西博信息”。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修建“天眼”,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也是逐渐被业界忽略,而随着更大口径的省电望远镜出现,这颗曾经全球最大的“天眼”,地位也是一落千丈,如今早已杂草丛生,锈迹斑斑。其实,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衰败不单单是受到了新“天眼”的冲击,还有这两个重要的原因。 一就是其体积巨大,修建年代太早,很多零件都开始老化生锈了,每年光维修资金都是巨大的投入,所以美国宇航局也是逐渐减少维修保养费,甚至直接停掉了这笔费用。第二个原因就是曾经管理这颗“天眼”的小组人员早已老去,而如今因为经费不足,小组人员也只能勉强维持,到最后也基本没管理过了,而美国也表示,在未来会彻底关闭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 其实,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既是人类太空探索史上的“里程碑”,也是科技时代的“淘汰品”,虽然曾经是全球最大天眼,也做出了很多天文贡献。但随着更新进更大口径的“天眼”出现,比如“中国天眼”,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也是只能被时代所“淘汰”,当然这也象征着目前科学的进步。 周易运势测算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